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和線北起羅斯福路、和平東路口(和新店線之古亭站銜接),沿著羅斯福路轉入師大路,至水源路後穿越新店溪,接永和路、中和路、 景安路以迄中和南勢角。全長約5.4公里,設4座車站,全線以地下方式建造,為鋼軌鋼輪高運量系統,設有1座機廠。
  • 中和機廠位於中和市和平街南方之原臺灣鐵路管理局中和車站基地內,佔地約1.47公頃(包括捷運南勢角車站)。因用地面積之限制,設駐車廠、維修設備房及主變電站,提供營運列車停放、一般維修及清潔之功能。
  • 中和線為臺北初期70.3公里路網(淡水線、新店線、中和線、南港線、板橋線及木柵線)中的一部分,建設計畫於75年4月4日奉行政院整體一次核定,核定總經費4444億元。而原核定路線中橘線部份原自中和至羅斯福路長約6.5公里,經初步工程規劃,修正建議案於民國78年1月19日提報行政院「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協調委員會第八次委員會議」准予備查, 78年5月26日奉行政院核定。
  • 細部設計共分為3個設計標(DC180、DC181及DC190)。
  • 招標發包之施工工程內容包括土建、水環及機電等三大類型工程,考量國內之時空環境特性,採併標方式,將土建工程與部分之機電系統(計14個施工標)合併為一標CC560單獨公開招標,另因考量本線之系統與初期路網系統之相容性,將電聯車、號誌、自動收費系統等標,切出分別併入新店與南港線之電聯車、號誌、自動收費系統標辦理發包。最早自79年12月29日簽約開始施工的兒童交通公園施工用地圍籬工程,最早施工的主體工程為81年05月13日簽約的CC560標(中和線捷運工程)。
  • 中和線於87年11月6日初勘、87年12月8日履勘、於87年12月24日通車營運,先與新店線及淡水線跨線營運服務,提供臺北捷運初期路網南北向的骨幹走廊,於101年東門站通車時,營運回歸臺北捷運後續路網之結構,中和線連接新莊線、蘆洲線營運,構成中和新蘆線(橘線),可和環狀線第一階段交會轉乘。配合路線編號系統,本路線編號名稱為「O 中和新蘆線」。


中和線車站位置及說明

車    站    名    稱
工程編號
位          置
出入口(座)
備註(轉乘路線)
O01 南勢角O19235050新北市中和區捷運路6號
4

O02/Y11 景安O18235086新北市中和區景平路486號
1
O03 永安市場O17235066新北市中和區中和路388號
1

O04 頂溪O16234016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2段168號
2

O05/G09 古亭站O15100032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2段164之1號
9
松山新店線


/001/Upload/388/relpic/17619/95944/f7bcc8ac-7a12-42d0-8c03-0bb30006f3b4.png

 中和線路線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