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名 | 完工日 | 作品位置 | 作品類型 | 作者 | 作品 名稱 | 作品說明 | 作品材料 | 作品經費 (新臺幣:元) | 徵選 方式 |
---|---|---|---|---|---|---|---|---|---|
LG01 中正紀念堂站 | 116 年 | 穿堂層牆面及出入口端牆 | 壁畫1件 | 達達創意/潘羽祐、林仲威 | 城南浮世繪、城南集錦 | 以卷軸拉開跨時空的生活場景,跟著金魚一起恣意遊游城南:在作為城市舞台的自由廣場欣賞多元的文化活力,漫步到盪漾幸福的愛國東路婚紗櫥窗,再穿越林森南路地下道,南門市場映入眼簾,穿梭絡繹不絕的人潮尋找記憶中的好味道,徘徊牯嶺街舊書攤追尋年少的記憶。讓我們跟隨金魚的視野,探索令人玩味的生活軌跡,勾勒你我的城南浮世繪。 | 膠合玻璃 | 900萬 | 公開徵選 |
LG04 加蚋站 | 116 年 | 出入口D牆面 | 壁畫1件 | 周明誼 | 六庄加蚋 | 藉由大尺幅的視差繪畫表現加蚋地區的人文歷史,觀眾站在特別的視角可以看到繪畫全景。一艘平埔族的Bangka乘載了大加蚋地區的開墾歷史,上面的新店溪水文地圖則標誌著六個漢人庄仔座落的位置。清澈的溪流形塑豐富生態,水獺伏在船邊打哈欠,魚兒及蜻蜓悠游水中,與加蚋三寶麻竹筍、茉莉花及豆芽形成了這片風景。畫面從過往歷史背景延伸,結合傳統產業,如銀樓、香鋪,至現代棒球元素,展現加蚋地區歷史縱深。希望以把玩棒球的可愛水獺,產生情境式的行走經驗,讓路過的行人會心一笑。 | 琺瑯板數位直印、窯燒花崗石雷雕 | 設計費700萬元(由本局承商施工) | 公開徵選 |
LG05 永和永平國小站 | 116 年 | 通風井X及通風井Y | 通風井2座 | 何庭峰、何庭芳 | 綠景重疊 | 以城市人文的馬賽克壁畫作為背景,加上綠牆,以及擴張金屬網等的建築元素,在捷運通風井上重疊出不同的城市面貌「綠景重疊」。其中捷運站1號出口面對的通風井X的壁畫以瓦磘溝的產業紋理為主題,以紅橘(磚瓦)至粉白(煙/田的遠景)的色塊漸層為背景,並強調瓦磘溝連結新店溪的河道與產業區域為主。而捷運站2號出口面對的通風井Y的壁畫以瓦磘溝的河道紋理為主題,以綠至黃(皆自然色系)的色塊漸層為背景,並強調瓦磘溝當下水道與都市關係,從連接新店溪的瓦磘溝主流段延伸至南北支流段的區域為主。 | 仿木紋鋁條、馬賽克磁磚、鋁製擴張金屬網、綠牆系統 | 設計費140萬元(由本局承商施工) | 公開徵選 |
LG06 中和站 | 116 年 | 穿堂層牆面及連通道牆面 | 動力雕塑1件及光柵片18組、牆面處理 | 噪咖藝術有限公司 | 路徑 | 發想自人與城市的連結、時間的韻律及聚落開發的景象,透過流動的動態視覺,呈現人與交通的移動促成城市的樣貌變化。 圓盤圖案取自抽象化的中和區聚落樣貌,如自然風景、傳統建築及現代家屋,並結合茶花的線條造型做整體的設計。因滾輪移動而旋轉的茶花圓盤,也象徵著中和地區的繁榮景像。 | 金屬、玻璃 | 900萬 | 公開徵選 |
LG08A 莒光站 | 116 年 | 出入口A牆面、出入口B牆面 | 馬賽克牆面拼貼2件 | 紅毛港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李億勳 | 幸福莒光、悠遊莒光 | 作品考量中和莒光站之人文、歷史與地理背景因素,將鄰近的地標地景員山公園,遠處山丘與林立大樓,呈現中和地區的周圍環境與發展近況,結合捷運局規劃本站「牡丹」圖像,牡丹花語為圓滿、濃情富貴,作品中以台灣藍鵲護巢(家)的習性,報曉公雞與麻雀(厝鳥) 象徵著家的意象,呼應主題意寓著家的濃郁情感,亦祝福著民眾有著幸福美好的未來。 大地上怡然漫步的梅花鹿,天空中悠遊自在的白鷺鷥與群鳥,寓意著生態與綠意盎然,享受無限寬廣的自由。盛開的牡丹意寓著芳華歲月,藉由作品中各元素恣意交織,譜寫著漫遊自在的生活節奏,呈現出市民享受著捷運的便利舒適,及年青世代追求安樂宜居的願景。 | 馬賽克磁磚 | 500萬 | 公開徵選 |
全線座椅 | 116 年 | 各站月台層 | 座椅每站2件,共18件 | 何境設計 / 何庭峰、王駿揚 | 綠構築 | 本系列家具作品以植物結構作為發想,強調造型結構的表現,簡化各植栽複雜的造型並取出元素,建構出符合當代城市氛圍並有序列的有機韻律感覺。作品造型配合沿線各站的在地元素,以各站的代表性植物作為發想,並配合各站空間特質作為配置,希望以家具設計作為藝術表現的引子,借以植物自然的形體表現,為沿線月台空間創造城市空間韻律,以供乘客捷運空間的嶄新形象。 | 不鏽鋼板、鍍鋅鋼板烤漆、玻璃纖維強化水泥 | 1500萬 | 公開徵選 |